此轴绢本设色,款书“嘉定庚午松年画”。写于坡石之上,无印记。画中三人,醉僧解衣袒胸而坐,右手挥笔于绢上,一童子执砚身向醉僧微俯,近景山石怪异,突兀峥嵘,左侧一株老松苍劲躯干拧曲延而上,松针繁茂,远观山崖岫绝,峰峦伏起。
佛教至唐代,禅宗兴起,其教义取一种淮泛神论的立场,要求自身与自然结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刘松年笔下的醉生正是禅宗理想的体现,画中题诗道出了醉生的性格,“人人送酒不曾沽,每日松间挂一壶。草圣欲来便发狂,真堪画作醉生图”。为突出醉僧的性格,画家将他置于山石林间,而不是放于庙宇禅院,环境和人物性格达到了一致的和谐。醉生左手支撑着微斜的身子,仰天长啸,右手浑洒自如,气若长虹,虽然绢上未着一字,却使人感到走龙惊蛇,淋漓满篇。旁边两个肃立的童子也反衬出醉僧的狂态。
吴其贞记载刘松年的《耕织图》时说:“色新法健,不工不简,草工而成,多有笔趣”。此图却和这种记载相一至,是一种工整细润的风格,注意线的变化和对比,人物是典型的线描,勾勒运行自然生动,淡墨水乳交融,尤其在转折处更有松动活泼之意,山石松树用一种扩张的铁线勾出轮廓,粗墨阔大,深墨层层渍染,形成了山石坚硬衣纹飘逸刚柔对比,远景淡墨用得非常成功。峰如在云雾之中,忽明忽暗,若隐若现,山石的皴法是一种很灵活的圆笔,松叶细,像许多针攒在一起,坚挺有力,荆棘小草勾勒清爽,无一滞笔,构图完美别致。松针在树的延伸下将画分为两个部分,由于上部处理得较虚,近景树石形成一个弧形环绕,十分自然地把观者的视线引向狂僧,完成摆脱了一般的格局。
刘松年生卒未详,线唐人(杭州),因居清破门外,时人称为“暗门刘”。淳熙间画院学生,至绍熙时升为待诏,宁宗朝进《耕织图》受到奖赏,他的作品,有的淡墨轻岚,表现江南的一片山色,深受李唐的影响,工而不板,有的作品“不作南宗本色,而侔范宽笔意,所谓南宋”李刘马夏“四大家”,唯刘松年画法多变风格多样。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