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青年艺术家与他们的导师系列选题:
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不一样的时代 一样的困难
邱志杰访谈一:我的历史不只与我的学生有关
邱志杰访谈二:我提供给学生的是精神上的安全感
【口述】隋建国:这个时代老中青年艺术家面对同样的困难
雅昌艺术网专访青年艺术家申树斌:一位良师 终身受益
2011年7月16日下午,由宋冬策划的马秋莎《地址簿》及王墒《搜集确凿的证据》,宋冬《穷人的智慧》三个个展一同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这揭开了马秋莎与宋冬作为师生、朋友及同事的关系。而这也成了现今我们:“【往事】青年艺术家与他们的导师”系列选题的一个素材:
我是一个特别害怕老师的人,小时候总是躲着老师,不让自己太冒尖,也不能太落后,保持中间状态,这样老师就不会特别注意到我。所以在我心里宋冬与老师的概念是不能重合的。我与宋冬老师之间更多的是信任。信任多于对老师的言听计从,如果一定要形容,他更多的时候像是一位亲人,一位慈父,一位很久的朋友。
宋冬是我小时候儿童绘画班的老师,他教我们的时候,还是一位年轻艺术家。他总讲,当时没什么机会,都在家里做展览,然后请别人过来他家里看展览。当年他是北京一个初中的美术课老师,教幼儿画画班,是另外一项贴补生活的副业。
小时候学画时,我在班里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得在那个幼儿绘画班的校长,是一个所谓的权威性人物。每次画完画,家长们都排着队拿着自己孩子的画给这位校长看,我妈妈也不例外。记得当时她好不容易排队排到了把我的画拿到校长面前,校长大概只看了一眼后说:“这个孩子画的颜色太怯了,在绘画上没有任何天赋。”听了这话,当时我妈的心头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很不是滋味。可是她又不甘心,因为在她心里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于是她又带着我的画去找宋冬。宋冬看了以后说:“每个孩子都是有潜能的,我看她的画还可以,你就把她放这儿吧,跟着我学。”这次会面无疑给了我妈希望。然后我就一直跟着宋冬学习,直到初中。后来上初中后,他就比较忙了。严格意义上说,这是我们师生关系的结束。
当时在儿童绘画班时,宋冬会让我们记日记,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北京有一种新的食物-烤羊腿。我就在旁边看,卖烤羊腿的人是怎么把一块块生羊腿用铁钩串着挂到特制的壁炉里去,又是怎么等它变熟后再用钩子钩到案板上把肉一片片切下来,卖给顾客的,人们又是怎么排队的等等。我把这个过程在日记里进行了详尽细致的描述,这使我从小养成了观察日常生活的兴趣与独特、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
初中以后与宋冬的会面就不太固定了,见他比较频繁的是考美院附中的时候,那时美院附中全国招40个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宋冬那个时候已经不再是我的老师了,但我会把平常在专业培训班里面的画带给他看。我们两家那时候离的不太远,但他那个时候已经很忙了,常常是晚上11点以后才有时间帮我看看画。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经常是尹老师在旁边打包行李,准备飞到外地去做展览,然后宋冬就在一旁给我指导我的习作。他对我画的评价从来都与别人不一样。常常是考前班的老师觉得画得好的作品,宋冬不一定觉得很好,而考前班老师觉得一般的作品,他反倒会表扬。许多考前班的老师是带有一种实用主义的眼光去评判的,以考学画作的标准为标准;但宋冬对画的要求不一样,他觉得每张画都是一个作品,而不是一个习作。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965,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榴开百子》
李子玉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