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绝伦、巧夺天工的侗族木构建筑,细腻贴切、生动活泼的桂剧,繁复艳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广袤神奇的八桂大地,孕育了斑斓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如何让这些以“身口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遗产,在日久年深的流转里,焕发活力,再现魅力?店坊结合、传承人示范户、村屯保护等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模式,正在壮乡瑶寨遍地开花,让非遗“活化石”真正“存下来,传下去,活起来”。
模式1
店坊结合
桂林黄昌典毛笔
桂林有句童谣“黄昌典,买笔不用选”,说的就是光绪戊戌年间开设的黄昌典笔店。什么样的工艺让黄昌典毛笔拥有这样的口碑用料选“乌尖”,工序“一整”再“一清”。
此“乌尖”即紫毫,100张上好山兔皮仅能提出二三两“乌尖”,如此昂贵的紫毫,常被黄昌典毛笔用于制作书画笔和小楷笔。在黄昌典秘抄本中有“小尾勾尖,一整一清,揉至寸口,方可放心”的要诀,可见其做工精细。“小尾”指黄鼠狼尾巴毛,“尖”指“乌尖”,两者按比例搭配;“一整一清”是关键所在,“整”是把笔头搓揉一番,将笔尖上的杂毛提净,一般笔店经过“整”这道工序就算完工,但黄昌典毛笔则不以为然,定是要把笔再“清”一次,仔细检查是否还有岔毛或不妥的地方,尽管这样清一次需要多付整笔工资50%也在所不惜。精益求精的黄昌典毛笔,集尖、齐、圆、健四大特点,用起来得心应手。
如此“妙笔”却一度在桂林市场上难觅踪影。原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老制笔工陆续退休回家,传统制笔后继乏人,市面上也没有专门卖黄昌典毛笔的门市部,造成了黄昌典毛笔只闻其名而不见其笔的尴尬局面。
转机出现在2010年黄昌典毛笔传统手工技艺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之后。2011年10月,以店坊结合模式运作的黄昌典毛笔生产性示范基地在桂林市交通路挂牌成立,店面作为展示窗口,代表性传承人在作坊向人们展示做毛笔的传统手工技艺,同时培养传承人。一些老书法家及书画爱好者得知后,相邀来到店面,挥毫泼墨为门店题词祝贺;有用了50多年黄昌典毛笔的书画家,在店里买到称心的毛笔,遂愿之情溢于言表;更有不少来桂林旅游的游客慕名寻笔而来;还有书画家拿来他们心爱的笔杆或笔头,请门店师傅为他们量身定做毛笔、修整毛笔。
如今,黄昌典毛笔生产性示范基地成为桂林历史文化的活态展示传承窗口,成为书法家及书画爱好者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场所,更是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以保护黄昌典毛笔的传统手工技艺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将黄昌典品牌延伸到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成为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前沿阵地。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