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再忙也要研究临摹一些古代经典的绘画作品,用以解读大师们笔墨功力和作品神韵。领会古典大家们如何把一门可以论入工艺的画种,打出一片江山。雍容响亮,鲜健静雅。赋予可读、可游、可咏、可居的意境,保存了先民不遒企盼,使民族原创力高扬,召唤来大批志士担起神圣使命,奉献智慧血汗以至生命而无倦无悔。禾业敬群,为艺术宝库添彩,后继有画有人!
每夜睡前,至少花半小时广读美术史论,美术学著,以免愧对流年。加上读人读山川花树鸟虫的体悟,丰富了思维。遇上感动了自己的对象,调动种种因素,炼境炼形,炼笔炼彩。酵母灵气,左右逢源,挥洒恣肆。造险破险,法出心源,不《逾?》规矩。每当心痒难搔,迅速防骄防满,恢复清醒。
写生时关注季节,朝暮光的嬗变。默记物象,兼及情绪升降浮沉,有主峰侧峰,衬景和龙套。根据色彩关系把形象拉近推远。从白到黑,合理穿插中间过度色,诸景又彼此顾盼、争让、间隔、各显身手。前景花草略露珠,有淡雾流漾。远景山岚错综,秩序井然。扫除僵板和重心旁落,稳里藏奇。眼中景,心中景,画里风情尽兴包容,三者无似无不似,气韵倘佯,去同存异。同一地点反复画,达意方休。个别佳构,几年后挂墙上,鲜亮如刚刚搁笔,水分充沛,却面无得色。
发现以往忽视的亮点,即兴喷涌的生机抓住不放,连续实验,探求形形色色空间,进展顺利不喜,几番撞墙无忧,保持恒温。近几年成画较多,印过几本专册。有些冬树枝条直刺高旷澄空,带有装饰味,写成他个人符号,株距疏密略异,一点不单调,突出多风多雨环境,刚劲挺拔的英姿,溢出他对西北大汉耐得劳苦的景慕。可贵的是这类处理并不滥用,每用有小变异,决不上瘾成灾,成了包袱。节制是美感之一,无碍抒情寄意,再衰三竭的俊笔墨。我们细品陈老莲带装饰情调的树,毫无匠气,格调不低。加以对比总能受益。振刚不长于篆书,线条只起“宣叙调”作用,把轮廓交代明细;倘如由书法积累十至十五年,线的含金量大增,隶味篆神饱和,上升到“咏叹调”亦属水到渠成。
二十多年前,用稠密精彻的墨彩点写大西北群峦高度藏于地下的莽莽苍苍,上海名家肖海春形成过气候。但和振刚没关系。后印象派修拉等人的点彩画法,对观众视线刺激大于感动,似直面焦距没对准的照片,容易倦怠。后继乏人。振刚若有“泉因石阻开新路,松抗霜期发浩歆”的勇气,从大师壮阔的肩头起步更新他们的业绩是可望可及的壮举。例如明末清初篆刻家程邃(字穆倩1607——1692)渴笔干皴点出的山水(原件藏湖北省博物馆,1984年我曾借到安徽参加过浙江大师逝世340周年展)枯处极润,色阶繁复,撼人心魄。乍看千点万点,久久凝视后,不仅点与点间形色罕雷同者,每点用笔起程转合是小圈。淡从臾出,扑自华生,色愈浅愈丰厚,气概横绝,开示法门很多。1981年大署后一日,我去上海淮海中路王个(苡)先生家,请他讲解吴昌硕翁如何点苔。先生取直径半寸长锋羊毫,洗净后甩去水珠,使之干湿适中,半边蘸浓墨,半边蘸黄、蓝、赭、花青四色,在宣纸上点给我看。点子用圈法。点间距离二寸左右,边点边蘸清水,穿插各点之间,多达三百以上,有的用废宣纸吸水避免漫溃。色彩瑰丽,墨为主旋律,主色协奏,锋用六面,纸干后仍觉湿润,让我惊讶不已。有几小块先铺洗笔水、其色昏昏然,着笔后点点有光泽,没有脏色。那些小墨豆豆生出音乐的感觉,整体上如石涛上人所说“动之以旋”,二十八年后记忆犹历历在目。不只这段插论对画家可有些微参考作用?振刚点出的大野雪峰,颇具体积感,浓墨、浅黄、浅蓝、青灰,块面组合得势。小画张力外延,天画阴沉包含着暖味。
画甘肃南部风光,开阔宏壮,绮丽悠远,难测的风方雪霜昭示永恒田地中人的渺小,勇于跟艰辛的生存条件拼搏,又耸起伟岸身影。与雪同洁,和树同刚。古老水纹图案味浓的和谐。墨骨烘染的崇山,寒气升腾的冰河,隔年芦荻乍离瑟缩腰杆未全打开的春意,多样统一,较耐咀嚼。《野渡》画“无人舟自横”,兼葭芦苇添了水的层次。这画面为唐代诗人韦应物无法梦想。振刚借韦苏州名句点题,风趣真实。《冬日》写了一对牦牛,两个牧童,块面分割贴近西方水彩,又如同电影的大远景,冷暖色互补。无垠的枯草,河岸土坡,远河一线,笔墨气用武之地,靠大块面撑起画幅,不觉空泛,无奇之奇,展示了现代意识。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