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华通博物馆联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办的“高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活动,在向收藏爱好者征集收藏品后,昨日正式运用科技仪器为收藏品做成分鉴定。
昨日上午,参与者首次参观了华通博物馆的文物检测研究中心,并亲历与见证藏品体检的全过程。对于参与市民关心的所带藏品真假问题,检测人员表示不“鉴宝”,只提供“成分是否符合”的科技验证结果,而成分符合,也足以证明藏品的真伪。
5件藏品参加“听诊”
有幅字画虫害严重
此次活动征集范围分为5种,分别是珠宝玉石类、陶瓷类、金银类、青铜类以及书画类。昨日共有5件不同类型的藏品参加了“听诊”,分别是青釉凤耳盘口瓶、红宝石戒指、青铜器———夔纹鼎、金银器———龙形箔片,以及李劼人故居收藏的《戴熙图轴》。
其中,李劼人的字画因受损有待修复。昨日专门接受高科技仪器的检测检查受损程度后,方便投入修复工作。李劼人故居的一位负责人昨日向记者介绍说,此次送检的一批文物多为字画,常年置放于仓库中,因为受损,而没有对外开放。“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可能以后就看不到这一批等级文物了。”
“对于受损的字画,主要是进行病虫害霉菌、拉伸抗张力和柔韧度等一系列的检测,然后我们会出具书面报告,形成修复方案后,上报给上级主管单位。”华通博物馆馆长丁锦频说,受损文物经过仪器检测后,能够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受损,比如,霉菌是属于哪种菌类,只有检测出这些有害物质,才能有效地对它进行去除。
昨日,工作人员在对《戴熙图轴》检测后,发现该文物受虫害损毁严重,纸张酸度偏酸,说明长期所处的环境需要改变;另外,虫子的存在,是明显对书画有害的。因此,在下一步的修复中,就需要改变书画的温湿度,改变保存环境,以及防虫。
据丁锦频介绍,检测的两台高科技仪器分别为激光拉曼光谱仪和能谱仪,前者可以对完整器物的分子结构、物相种类进行无损分析测试和研究,而后者主要针对物质进行元素定性分析和元素含量半定量分析,广泛用于青铜器、金银器等。
这件金箔片 可惜没金子
收藏爱好者杨先生昨日带来他的青铜器夔纹鼎,参与了“听诊”。
“花了不少钱买来的,”在工作人员确定夔纹鼎的成分确实与青铜器相符后,杨先生非常高兴。“我以前也找过不少专家鉴定过,但总觉得不太可信,有的坚持是真的,有的又怀疑,都是口说无凭。”
虽然成分符合,但工作人员也表示,杨先生的夔纹鼎局部还是存在修复和拼接的痕迹,这也让杨先生心里犯了嘀咕,直到工作人员表示修复和拼接仍属正常后,他才松了口气。
昨日“听诊”的文物,也不全都是真品。一枚金银器———龙形箔片,就在高科技的检测下,现出了原形。被认定为“不含有金的成分”。这一文物由彭山文管所工作人员带来,为避免收藏赝品,特意拿来做检测。“这是我们文管所追缴的文物,如果是真的,就需要给予提供者一定的奖励,这样看来,只能退还给别人了。”这位工作人员感叹,对于文物的鉴别,还是需要高科技的仪器更加准确。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