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曾经被美术史论家们重复了无数次的话题。我认为,齐白石之所以成为艺术大师,与湖湘文化对他的哺育密切相关。
湘潭市曾组织编纂《齐白石辞典》。作为湘潭本土的撰稿者,我对当年齐白石赖以成长的人文艺术环境进行梳理、考量时,发觉对齐白石的艺术成长构成重大影响的,并不仅局限于齐氏先后师从的胡沁园、王湘绮,还有活跃在这两位大师周围的一大批文人。他们大多世代缨簪、书香一脉,有的曾跻身词林,历经宦海后回乡闲居;有的终身绝意仕途,隐居林泉。他们赞赏齐白石的才情,喜欢齐白石的淳朴,在与齐白石的交往中,或诗文唱和,或书画酬酢,无不以他们丰赡的传统文化学养、精湛的书画篆刻艺术,以各种形式润物无声地滋养着齐白石。还有一点必须提及的是,他们都纷纷将各自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向齐白石开放,使齐氏得以徜徉于艺术珍品之间,吮吸其菁华。
湖湘文化以“修身养性、忠君爱国、经世致用、内圣外王”作为其主流形态,这固然不差;我也同样认为,那些身上具有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叱咤风云而蛰居乡间的文人们,亦不失为湖湘文化的精英。正是经过这样一群文人的长期濡染,齐白石在未离开家山之前,就已成长为一位在书画、篆刻、诗文诸方面均颇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家了。此后历时8年的出门游历中,仍有几位湖湘文人与齐白石时相过从。这就是说,齐白石在其艺术人生的前两个阶段,即学艺家山、出门游历阶段中,通过与师友们的交往,饱受湖湘文化的哺育与熏陶,为他后来成为艺术大师的艺术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及齐白石成为艺术大师,无不说起其定居北京后,即其第三阶段的“衰年变法”。而“衰年变法”不能不涉及陈师曾其人。恰恰在陈师曾身上,体现着湖湘文化之于齐白石的艺术传承与人文关怀。
陈师曾的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陈师曾之弟就是陈寅恪。陈师曾攻读经史诗文,先后师从4位湘潭人。湖湘文化的精神与理念已渗入到了青年陈师曾的头脑之中。民国初年,从日本回国的陈师曾,成了北京画坛的领袖人物。齐白石初入北京,画作曲高和寡,名声不显。在齐白石艺术人生的关键时刻,是陈师曾为他指点迷津,劝他改变画风。齐白石豁然开朗,年近花甲,果断“衰年变法”。
齐白石独创红花墨叶大写意花卉,并常衬以极为工细的昆虫。几种常画的题材如虾、蟹、蛙、鸡、荷、菊、牵牛、牡丹等亦屡经变更,日臻化境。齐白石留下的作品数量惊人。而灵光闪耀的精彩之作,多为65岁以后,也就是“衰年变法”之后所作。是湖湘文化造就了齐白石,是锐意创新的“衰年变法”使齐白石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710,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云山仙居》
纪传伟作品 / 135×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