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9月8日下午
地点:谢东明工作室
人物:谢东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
殷双喜(以下简称“殷”):很高兴今天能到您的画室一起聊天。刚才在画室里欣赏了很多你的作品,我们不妨先围绕着这些作品来进行一下交流和讨论。我看到你在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显现出一种平面化的趋势,在当时你是怎么考虑的?要知道学院的写实教育是讲求三度空间的,这种趋势是你从学院教育中脱离出来的实验,还是某种短暂的尝试?
谢东明(以下简称“谢”):我是1984年毕业的,那个时期是我的创作起始阶段,当时的国内美术界正受到“八五新潮”的影响,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如大洪水般呈立体的态势涌入进来。艺术家们从种种思潮中各取所需,有的人尝试回归古典,有的人则吸收当代的营养。当时我二十多岁,刚刚毕业,虽然在美院这座艺术的象牙塔里苦修多年,但也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艺术之路该往哪里走,想法有很多,但有一点很坚定,那就是不想再继续学院里的那套画法,想摆脱所谓的学院影响,为此我做过很多探索实验。后来受到了我们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很大启发,如唐卡、年画、农民画等等,我开始关注东西方绘画中的平面性,以此为出发点创作了一批具有装饰性风格的作品,包括藏族舞蹈系列和藏女肖像系列等,创作这批作品时我有意回避开学院风格,比如说在色彩上采用了固有色,除去了环境色和条件色,在塑造上去掉了光影使物体失去立体感,造型平面化等等。
殷:这种风格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值得进行下去。可是在九十年代初,你为何又转向了大笔触的塑造?
谢:有很多画家在创作上是沿着一个方向循序渐进,而我则是给自己划了一个更大的范围,在多个方向上进行尝试,在尝试中摸索向前。一段时间后对装饰性风格的平涂绘画我渐渐感到了某种拘束,我的作品该如何与眼前看到的活生生的事物结合起来呢?后来的“桶”系列,就是在这之后的一种突破,这时我的绘画又回到了有空间和体积感的形象刻画上,同时刻意突出了物体的造型意味,强调色彩和笔触。
殷:这时就不能不谈谈你的色彩了,你画面中的红绿色彩很强烈,色彩间虽然也有些过渡,但总体效果还是对比很强烈的,和美院传统的灰调子不同,这是不是和民间美术的色彩有关?因为刚才你提及了民间艺术对你的启示。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