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梁佩兰《行书七言联》,广东省博物馆藏。
博主
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
梁佩兰(1630- 1705)是“岭南三家”之一。他在诗文方面的名气很大,著有《六莹堂集》,凡是有论广东诗歌者,几乎没有不提到他的。
南海籍的梁佩兰字芝五,号药亭,晚号郁州,卒后私谥文介先生,在顺治十四年(1657)时举乡试,康熙二十七年(1688)成进士,曾做过翰林庶吉士。晚年回到故里,结兰湖诗社,与同邑程可则、顺德陈恭尹、番禺王邦几、方殿元及其子方还、方朝等并称“岭南七子”,当时名流如屈大均、陈恭尹、张穆、高俨、大汕、屈修、朱彝尊等均为座上客。《清史列传》等典籍及当时的名人如何巩道、近人徐世昌等都盛赞其诗。
梁佩兰同时也兼擅书画,画善山水、兰花,但并不多见;书法则以行书见长,传世作品也较多,为清初岭南书坛的佼佼者。
梁佩兰也和众多卓有所成的书法家一样,从古人字中吸取养分,再参以己意,形成自家风格。《国朝书画家笔录》称其书法受王羲之影响,近人麦华三、马国权等则称其书法由苏东坡、米芾上溯李北海、钟繇、王羲之等,并形成自己独立的一体。从他的传世书迹可以看出上述诸家所评之梁书风格,同时也可认识梁佩兰行书的艺术魅力。
据笔者编著《广东传世书迹知见录》,梁佩兰传世主要书迹大致约37件,在一些著名的书画类著录典籍如裴伯谦《壮陶阁书画录》、叶梦龙《风满楼书画录》等书均有记载。在其传世书迹中,以《行书七言联》为代表。该作品书文很有一种厌倦官场、偷得清闲的放浪形骸。这件作品是送给当时的两广总督吴兴祚的,其意义也就更加耐人寻味。近人陈伯任称此书“顺笔纵书,尚存明代风习”。今观此书,则雄奇高古,笔力劲健。近有好事者将之镌刻于广州白云山碑廊,其腕力之苍劲,一望而知系梁家笔墨。
“岭南三家”的诗文各擅胜场,在书法上也是各有千秋。古人《书法汇编序》中专门论及三家书法,对于我们了解他们之不同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书中这样写道:幼曾记吾粤屈翁山、梁药亭、陈独漉三先生相聚论书。三君惟独漉以八分擅名,梁谓之曰:“公书有本领,有学问,然世上多有之。仆书没本领,没学问,然掩其姓字,出书示人,识者必曰:想见此子不俗。”因谓屈曰:“公书何如?”曰:“仆书不管有本领,没本领;有学问,没学问,只自己写成一屈翁山耳。”三公之言,得毋亦贵有天趣之谓耶?从中可看出三家之书,均能自鸣天籁。在书法史上均有其一席之地。现在再看梁佩兰的行书,这种感觉也就更为强烈。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