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多寿图 纸本立轴 99*33.5cm《多寿图》作于1947年,是不可多见的齐白石寿桃题材精品。
齐白石画桃,用笔洒脱,赋型自在,取法吴昌硕处颇多,颇有吴昌硕大气的意味。但与吴昌硕强调金石趣味不同,齐白石的笔墨更多清新刚健的生意。画中取桃树局部,绘桃三只,形态各异。用大写意的笔法用署红绘桃之形,藤黄作缀,寥寥数笔便将桃果丰盈可人就跃然纸上。用淡墨画叶,施以重墨,再以焦墨勾勒脉络。再用湿墨作桃枝,将果与叶联系起来。浓重苍劲的枝叶与鲜润饱满的桃实做对比,相映成趣。齐白石的艺术追求“妙在似于不似之间”,此作中白石将桃瓣夸张化,生动活泼,不同形态的桃实充满变化,被累累果实压弯的桃枝又让整幅画面更具动感。
作品跋“开花结果六千载,得者啖之寿可知。”,吉利语也。六千载开花结果的乃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吃了这仙桃就能长寿。从中我们既能看到桃寓人长寿的含义,又表现出画中桃的不平凡,是“仙桃”,也是白石老人晚年的心安泰然的写照。这充满想象与美好祝愿的题跋将文人的笔墨情趣寄予简单的生活中,颇有情致。 此幅作品两次题跋,红花绿叶,淋漓尽致,是百石老人祝寿题材的精品力作。
谢稚柳 十二开花鸟册页 32.5*45cm*12
谢稚柳先生晚年所作的花鸟册页,全册十二开,先生笔下的花鸟雍容大度,富有闲情逸致,作品在端庄优雅中透露着勃勃生机。绘花卉墨牡丹、枯木竹石、葡萄、兰花、荷塘几要素使作品温婉古雅,沁人心脾。手法多采用兼工带写,再施以色彩,情态生动,笔法率逸,散发出宋人院体绘画特有的拙朴。小鸟用丝毛法,轻轻数笔,勒出形态,鸟爪的画法也较为严谨。枝叶藤条,勾皴并施,浓淡干湿,前后错落有致,墨法大胆豪放,横竖涂抹,富于激情和笔墨趣味,这便是其独到的落墨法的体现。。
谢稚柳先生早年倾心于陈老莲画风,1969年开始研究徐熙落墨法,画风亦发生转变,由工笔细写转向豪放写意,色彩由淡雅转向浓烈。谢稚柳曾阐释落墨法:“所谓落墨,盖以墨为格,而副之以杂彩,其迹与色不相映隐。徐熙画迹久绝于世,予奇其所创,推此画理,斟酌去就,演为此体。易工整为放浪,而不离乎形象之中。且不独施之于花竹,兼推及于山水,思欲骋其奇气,以激扬江山之佳丽”。 少耽格律波澜细,老去粗豪是本师。这是老人回顾平生的总结,也是他纵览画史,参悟造化的真知灼见。
此册页既端庄雄健而又潇洒流丽,既醇厚清奇而又含蓄典雅。可谓谢稚柳先生晚年惊艳之作。
谢稚柳 竹禽图 纸本镜心 111*82cm
《竹禽图》作于1960(庚子)年。谢稚柳先生用淡绿挥扫,写晴竹数枝,笔笔有生意,面面得自然,一切都使人感到静寂,但静中有动,静中有声,静中有闹,四只小鸟,或飞或栖,鸟语婉转,似在倾心交谈,虽有动,有生,有闹,但不是喧哗,一切仍然在寂静中。不仅如此,作者还用“东原雨散长烟无,春水无莲静北湖。漠漠晴晖风竹定,穿竹鸟语落珍珠”的诗句,来加深扩大这种一切静寂而闻鸟声的艺术境界,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沉着、清新、洗练、含蓄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画家追求含蓄美的美学思想。
在画史上有不少画家用在画上题诗的办法,来扩大、加深画的意境,但是如果画的本身没有诗意,即使题上再好的诗,画的意境还是出不来。谢稚柳能诗善画,在他的许多作品上都表现出来。特别是这幅《谢稚柳》,画上的诗绮丽雅洁,爽朗清逸,与他的画极为和调。谢稚柳对竹用功特别着力,直接取法北宋文同和元代赵孟俯,对文同画竹深墨为面浅墨为被的技法领悟尤深。为了画竹,他自己种竹,名其所居为“苦篁斋”,长期体察与写生,成为今天他那楚楚清姿、摇曳有情的独自风格。他的竹有墨竹与着色竹两种,都是单笔撇出,具有双钩的艺术效果。这种单笔撇出的画竹法,在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即有发现,可见以墨笔写竹已不是一般学人认为的为王维创新。
此幅为谢稚柳先生早年细笔精品,清新雅致,用笔直追宋元,实属难得佳作。
陈佩秋 青绿山水 纸本镜心 180×97cm
《青绿山水》为陈佩秋先生深入生活,基于写生的创作。由于受西方绘画的影响,陈先生在水墨浅降中渐渐加入重彩,尤以绿色为主,给人一种恬淡宁静,如玉树临风般的潇洒俊爽之感。此图以从容不迫,干净利落的用笔勾皴出山体轮廓,然后色以大片绿色,水与云以白粉衬托,化虚为实。山中小亭以细笔勾出,苍莽之中见精微。人物以朱色写出,是为画眼。此作既不同於陈先生前期的深入学习传统之作,又与近年来受人瞩目的青绿山水有别。在笔墨技法上,陈先生那种爽利的性格已凸显,而其设色与时下所作的青绿山水之关系又昭然可寻,此外鲜明的时代气息更扑面而来。
陈佩秋先生坦言自己喜欢印象主义绘画的光色表现手法,也竭力去学习,但这种学习不是照搬。她借鉴印象主义绘画色彩,重新发掘出唐宋清绿山水的魅力。落墨法的重新诠释加上西洋颜料的为我所用,承载着对大自然鲜活的感受,陈佩秋先生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绘画风格:兼具中西、无古无今,却又个性鲜明、别树一帜。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