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凯 实习生 徐馨儿) 经过市文物部门的紧急抢修,专为如意里壁画修建的“保护房”昨日正式完工,这处市级文保单位从此可以免受日晒雨淋之苦。据了解,市文物局已委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制壁画保护揭取工作方案,此处壁画未来将迁入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进行保护性展示。壁画局部 蔡震 摄
近来,因长期处于半露天环境导致画面严重剥落的如意里太平天国壁画引起各方关注。据统计,国内保存下来的太平天国壁画只有100余幅,其中南京有30幅,主要分布在堂子街、罗廊巷、竺桥、如意里等处。其中,如意里40号是当年太平天国的衙署,1953年这里发现了5幅太平天国时期的壁画,但如今保存下来的只剩下两幅:一幅为《枫林秋色图》,一幅为《梧桐白鹤图》,总面积13平方米。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两幅水墨壁画并排位于一面石灰墙壁上,由于长期遭受日晒雨淋,壁画画面已严重剥落。其中,北侧的《梧桐白鹤图》剥落褪色严重,只能根据残存的深浅墨迹依稀辨认出画面的大致轮廓。
据市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姜继荣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物部门曾经为如意里的太平天国壁画修建了一个小屋,后因年久失修,砖瓦脱落,房顶上开了两个“天窗”,使得壁画处于半露天环境之下。日晒雨淋加上屋内潮湿,导致了壁画本体松软、粉化,局部还出现起翘、脱落等病害。再不尽快展开修复保护工作,这些壁画艺术品就将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今年1月,市文物局委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如意里壁画进行了调查评估,经过专家论证,保护工作将分两个步骤实施。首先是重新修建壁画保护房,让壁画告别日晒雨淋,同时改善屋内的通风环境,控制温湿度,延缓壁画的“衰老”速度。接下来将启动壁画保护揭取工作,先期会暂时迁入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内保护,等到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建成后,再搬进“新家”进行长期展示。姜继荣表示,如意里壁画原址的“保护房”将原样保留,屋内将树立标志牌和壁画图片作为说明示意。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