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源先生故乡福建省诏安县,为著名书画之乡。明清以来,名家辈出,艺风大盛。希源先生自小从舅父沈冰山、沈锡纯先生习画,打下坚实之绘画基础,并多次在福建省中学生美术比赛中夺魁。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六年间,他就读上海外国语学院美术专业班,师从于钱行健、乐震文先生,并得到海上耆宿谢稚柳、钱君匋、程十发、应野平等先生指授。于上海求学期间,他还到上海美术馆、上海博物馆研读古今名画,对董源、巨然、范宽、王希孟、黄公望、龚贤诸家临摹尤多、体悟尤深。希源先生入古不可谓不深,取法不可谓不广。既摹习五代董源、巨然水墨山水之平淡天真、浑厚华滋一路,亦探究唐代大、小李将军和北宋王希孟青绿山水之富丽华贵、精工典雅一路,兼综南北,糅合色墨。其作青绿山水《江山秋色图卷》,纵九十五厘米,横六百八十厘米,气势恢宏,构图繁复,笔墨精工,赋色秾丽。该卷中重峦飞瀑、溪桥烟树、风亭楼阁、江渡山道,无不位置井然,曲尽其妙。由此画可见其对传统绘画用功之久,又可见其对传统技法所得之深。希源先生于丙寅(一九八六年)夏日所画仿古山水《朝看雨脚暮看晴》,亦为其师法传统之代表作。其师乐震文先生为该作题跋云:“朝看雨脚暮看晴,山半昏沉湖半明。昨日风光今又变,眼中谱熟手中生。” 其师严教之下,仍觉其“眼中谱熟手中生”,实此作已深入传统堂奥,构图环环相扣,用笔健劲含蓄,设色淡雅明丽,意境宁静清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希源先生开始用国画之传统技法,在艺术之题材、形式、思想等方面寻求突破。因此,希源先生四方游历,登山临水,寻幽探奇,履迹遍海内。仅黄山就曾数次登临,徜徉、游观、写生、创作,少则月余,多则数月。经过了七、八年之倾心探索,开拓出独特之绘画风格。其作品深摄大自然雄浑瑰丽之气概,对造化之勃勃生机及无穷变象尽情吸纳,将笔墨趣味与自然神韵相融相解,呈现山川烟云阴晴晦明之变化,以清新之意境崭现画坛。其《黄山写生》诸作,以水墨、积墨写云山生趣,笔精墨妙,构图严谨,境象浑成。范宽论画云:“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希源先生之创作思想和艺术探索亦正如此。先师古人,研习传统绘画之笔墨程序及精神意趣;后师造化,摄取自然之无穷变化与蓬勃生机;再师诸心,化合万有于一炉,出其精蕴于众妙,别生奇伟,熔铸新境。
(作者 徐鼎一:荣宝斋杂志编辑部主任)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