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视觉形象首先是作办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而且,“人类对轻微破损结构有天生的补偿倾向,并会把复杂结构简化为某些基本结构,追求有序与追求复杂的统一”。
绘画艺术用墨造成的视觉冲击,亦是利用了此种原理,将实物整体物象锁定成一个单元,由视觉来补偿截取的多个单元,但重新组合的形象元素与特定时空具体化、有序化,形成新的感知。由于打破了读者司空见惯的视觉感知,在观赏过程中通过笔墨的引导、渲染,而实行“意”的重新组合,唤起了读者对作品的强烈视觉感受和更大的好奇心,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具体来说,视觉思维体现的是对物象的印象认识,而笔墨所表达的“意境”则是对物象的一种弹性组合与升华,由这种弹性组合又重新构成一种新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则更有了美感,这就更需要作者流畅的把握“实”与“虚”的结合,在“真”的基础上,用延伸境面的方式,去淋漓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只有这样巧妙地“整容”,才能达到艺术的至境意象。
大森先生正是一位这样的山水画高手。他通过笔墨将家乡山水的美宣泄于纸上,巧妙地取舍真实的物象,通过截取、组合、创造出更为奇特的意境山水。进而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让读者从阅读中得到视觉与心灵的享受。
其画法属于写意类,常以细皴的手法,掺以积墨和破墨;在点晴处又以焦墨提神,以积墨和破墨画树,通过细碎的斧劈皴擦结构,使画面层次分明,邃远而富有张力。他擅画秋水远景,用奇峭的笔墨,描写风雨溪谷、烟云晦月、千岩万壑、山石泷水,带人走进一个奇异的自然境界,使人遐想。不管是群山重嶂,还是近峦眸境,他都能审度空间,信笔挥洒,运笔用墨,纵横自如,意到笔随,笔到意显。
他的技法中似乎有着南宁马、夏的影子,而又综合的马远的坚实、浑朴、色设雅丽、皴笔严谨含蓄;夏圭的飘逸、清淡、墨彩淋漓,皴笔排布有序的特点。水墨不做层层渲染,着重浓淡层次的变化,于布局章法上,主景物多集中在画面的一角或一边,以得其整个画面的深厚。
他的画风古朴自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充分张扬着自己的个性,深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妙。他灵活的运用浅绛 法和水墨法,讲究用笔墨的变化,与勾、皴、渲、染、点的技法融合,合理运用解索皴、披麻皴、卷云皴、小解索破皴等,使画面生动自然,引人入胜。
他用形式美塑造自然美,将自然形象作为表现主观情思的“载休”,让画作获得真正的自由,在任意挥洒中成为造化的主持。画风不依“造化”的变化而变化,却在“心源”的认识中任意奔驰,在“心源”的悟解中注入自己的笔意,融古为今,变实为虚,从而求得技巧的完美。
清王原祁于《麓台题画稿》中言道:“神为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奇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几百年来,神彩焕然。”正是道尽了大森先生作品之真髓。我们透过其表现形式,可以看到他笔与神通、墨与心合、形与意随,托山水“写心、写意、写神”的高雅审美情趣。
其《秋日胜春潮》,山峦郁葱,挺拔奇险,瀑布飞泻,匍然有声。着力使用大披麻皴与斧劈皴表现石崖陡峻与高耸入云。将峻岭的厚重、山峦的高巅,描画得神形兼备,给人以宽阔而豁达的随想。该画一反古人悲秋的表现形式,融入画家对秋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情绪,把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所描写的意境,移入画中。解读这种融合心境与画境的画作,“实”和“虚”融合在一起,所获得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其画作《云中飞流》则是峰崖叠嶂、云雾缭绕、瀑布凌奔作为主画面,形成万壑丛矗、危岩纵横、白龙咆哮、雷霆万钧的气势。近景多用斧劈皴来表达,远景披麻皴与豆瓣揉抹,远近交织,使整个画面空灵、张驰、悠远。乃是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的真实演绎,甚至比诗更加生动,更鲜活,更加明快畅气/。
其画作《溪头烟树翠相围》,则是简练地用披麻皴将浓淡细匀远山,用赭晕以云头皴披染峰顶,以造成烟岚之幻,继而用树木和湍流的山溪衬托近景,蜿蜒中逗留两岸,用云雾淡浮,平滩丛树来披勾未尽之意。矾头间穿插树木,其枝叶多用单笔、夹笔、皴法渗染。溪畔沙岸,则用淡墨轻扫,破式渲染,辅以云气,更显得郁郁葱葱,极富生灵。到处渗透着王安石《暮春》诗的玄机,“无限残红著地飞,溪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让我们在解读画面时思绪万千,尽管面对着暮春的残红,但也深切地感受着岁月变迁中所蕴涵的力量和生机,看到了希望和希冀,充满着欣慰和期待。
其画作《古山如画屏》中,云海茫茫,山峭纵涌,一望千里。主景放远而回 翮 ,挺拔而俊秀,近山用焦墨皴淡,在有力的线条中用大斧劈去皴勾,四面峭壁如削,壁上彩纹交错,远观如画屏。细看其山形,又依稀如同烈马行空,有奔驰、有卧伏、有嬉戏、有长嘶,神态各异,妙趣横生。真犹若温庭筠之感叹“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大森画屏中的“故山”将其内心的桀骜,精神的蓬勃,以及那躁动的灵魂,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他用笔墨告诉大家:“故山”是滋养他灵魂的那一方净土,他深沉地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每一块岩石。
其它诸多佳作如《秋色连波》、《黄叶知秋》、《沧海松涛》、《旭日生辉》、《海霞》、《西岭雪霏》等,亦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一笔一墨中充分显达了这位画家的灵性,是那样的崇尚雄伟和深邃,他在严守章法的同时,又灵活运筹画面的黑白、虚实,从而制造出统一的运动趋向,赐予画面灵犀和生命,使之奔腾、使之鲜活、使之生气,自然地蕴生出统一美好的韵律感。
庄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一个画家不仅由物象感觉出真实,又同时忠实于内心的感受,去应目会心地创作,用其心智敏锐的目光,来强化自己的笔墨,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达到“气质俱盛”的效果。在自然面前,把自我有机地融合进去,来达到憧憬中的人文境界。大森,就是这样一位画家。
读其作品,于游历真实中逐渐走入梦境,以至难以解脱思绪。大森所画的山水魅力令人恍然若思,这种“实”与“虚”的画面交织,让人由感慨中得到享受,由疑惑中得到启迪,使读者有了陶潜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从红尘中的攀笼里走出,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在细细揣度了大森的水墨画后,终于在嘈杂生活的痛苦与安然中,得到了一种心灵的籍慰。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