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的一角,百叶窗半卷,室内室外的阳光象雾又明净柔和,书橱、笔架、调色盘、窗台的书,有些零乱的散漫沐浴在晨曦的阳光中,照片里的男子温和含笑的眼神,充盈的朝气里透着对现世生活的肯定与感受,不纵情,含着。这是我在杂志上看到的一张来文照片。 他的画与这照片有相似处。他喜画荷塘一角:初照的阳光、特别明净的湖面、雾气里自足的荷花,与那种阴湿雾迷不同,是干净清隽的,又似有风,有时会有一两枝梗或铺开的叶低垂到水面,又会有大朵繁复的花从水面亭亭起来,一层一层渐次绽放、嫣然摇动。让人想到 “禅是一枝花”或想起张爱玲的句:…..我觉得自己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只是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于是尘埃里开出花。来文斋名:文禅室 不知是怎样的寄寓。 选择荷作为主题,一再的表现,而且一再的突出荷梗,看出画家对线条的依恋,柔美之力经由线起处绵绵送去,到得荷花或叶片尤为激情,荷叶翻卷似墨云、似浪涌动。通常又以淡墨数点造境补气、似为浮萍、为水痕、为水声、为烟霞气、为露珠叮咚声。 藤也是来文画中的主角,画得是翠蔓缠绕蒙络摇醉、披拂参差,或许是因为藤蔓本身的拧、节、依、随、落、空、连、引、疾、缓以及方而圆、圆而方的特点与书法线条、与太极推手的相通吸引了来文吧,对画家来说画什么只是载体,表达内心才是真。一只红蜻蜓多次出现于不同的画面,轻触荷塘这自足的天地,似旧相识花前友,又似借此一点外力反衬荷塘自足独立的圆融。 他的画写境高旷,自有清空湍飞的逸兴。画面笔墨不多,却感觉丰富,是因为画面中的墨、线、干湿变化的跨度很大,象音乐中的高音与低音的落差,也是因为在构图上取了太极阴阳之势,相让与依存里的合抱,寻 “节节贯通,虚灵在中”的松柔状态。此为画境,亦为画家心境。庄子:“德者成和之修也。”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在来文身上我看到他对“和”的追求,听他说话不急不徐,做事待人真诚,与他相处轻松舒服。丰富的经历与个性,使得他比同龄人更多了沉稳和协调能力,又因豁达自信的人生态度,使得他对工作游仞有余。来文是福建省美协副主席,他象大哥那样提携有才气的画家,广结远近朋友,与当今许多艺坛名宿交情甚深,他把对工作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慢慢沉淀下来,作为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艺术是各类矛盾的调和,人的本质也是求精神相调和的状态,各项工作也是。儒家人格理想不仅是个体善的修炼,更重要的是责任感和当担意识,这里既有个性的独立,又有统一和谐,好似志量开阔的海域,容纳各种冲动的水流,其中有节制与通融,柔静与深远。他特别喜欢《老子》:“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去年来文出了一本画册《藤情荷韵》,被我用来做此文的标题,荷塘,来文家乡寻常景,少年时的夏天立于塘边,见碧云满池,荷叶出水寻丈,又见鱼浪吹香,遂有一番朦胧情节在心中。后来离乡求学求职,于传统文化中得其所需,文化是艺术的土壤,丰厚的养料是艺术的支持。待提笔做水墨写意画时,自然就在笔端倾注了日集月累的思想观念和深情。 修为是渐进的漫长的,铺纸研墨里却可以有当下的纵情和愉悦,且让毛笔滋润宣纸,冷香飞上诗句,寻一些醉意,在上下求索的无尽里时常有欢喜心。 2009-2-18于春在堂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