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本报B2版《大观公园裸体雕塑引争议》一文引来市民热烈讨论,发表观点的市民中多数认为“ 裸体雕塑”放在大观公园还是有些不雅,建议换成有云南民族特色的知名人物雕塑。还有市民认为,既然是艺术作品,本身就富有争议性。因此,大观公园可以增加雕塑作品,建设“雕塑公园”。
而当年参加这些雕塑设计的专家毛旭辉则认为:至于现在有了争议,很多人认为看不懂或者别的那都是正常的,也许争议越大它的价值越高呢?当年的毕加索也没有人看得懂,但并不表示其没有价值。昆明作为一个都市,确实缺少有个性、有创造的雕塑,和许多著名的大城市相比,昆明的公共艺术品数量还远远不够(见4月25日《云南网》)。
老百姓对于艺术雕塑看不懂,就说看不懂,不会像那些专家那样,故作高深地发表一些云里雾里不着边际的见解。也许诚如专家所言,当年的毕加索也没有人看得懂。也许在现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人,对于毕加索的油画还是捉摸不透无法欣赏。这虽然无损于毕加索的艺术成就,但是也不能由此就认为欣赏不了的人是不懂艺术。
究其艺术的本质,艺术就是为大众服务的。既然艺术是在为大众服务,艺术家就要放下身价接受大众的评价。大众一反映某些艺术雕塑作品让人看不懂,专家们就拿出一副教训人的口吻,指责老百姓看不懂是不可取的。老百姓是艺术家的衣食父母,脱离了老百姓的艺术审美需求的艺术家不是合格的艺术家。
当然艺术有高下之分,也有雅俗之别,艺术作品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作为艺术家研究高雅艺术是无可指摘的。然而闹市区的公园毕竟属于公共场所,在这些地方兴建艺术雕塑,也要考虑普罗大众的欣赏水平和欣赏心理。如果公众要欣赏几个“裸体雕塑”,需要接受三年到四年的成人艺术专科培训,我想这种欣赏艺术的成本太过高昂,普通公众恐怕也消费不起这样的欣赏艺术。
我们当然也需要欣赏和创作高雅艺术,然而这样的艺术作品,要摆放到它该去的地方。比如可以把这些“裸体雕塑”摆放在一些艺术院校,这样一来可以增强艺术院校的艺术氛围,可以营造艺术院校的高雅的华贵艺术之气。二来把这些“裸体雕塑”摆放在艺术院校,普通的受众就可以免除被强制欣赏高雅艺术的苦恼,就可以免除被强制“对驴弹琴”的骚扰。城市公园那些被“裸体雕塑”腾出的空位,完全可以摆放一些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的艺术雕塑。对于艺术的完美欣赏,就在于摆放得体各取所需。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