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说,当代艺术不注重任何媒材,油彩也好,水墨也好,金属及一切其它材料也好,都仅仅只是表达艺术家感受和想法的外衣。至于当代漆画,其现状与可能性都在这个范围之中。也就是说,当代漆画的全部局限也集中地突出了它的独有特点。
问题在于,漆画的不可攫夺的工艺性制作,是否能够和当代艺术所要求的开放性及多元化结合起来?我不怀疑漆画家孜孜以求的努力,但是我不太相信他们能在克服“画种”局限这一点上走得很远,——而没有这一点,漆画的发展极其命运便难以捉摸。
在我接触到的漆画作品中,大致上存在着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一,即使比较“前卫”的漆画家,仍然小心翼翼走两步退一步,不敢勇往直前突破“画种”的边界,同时,因为他们无法寻找到有效的突破方向而显得摇摆不定。其二,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在观念上已牢固地将漆画与“工艺”结合在一道,而把它和“艺术”的概念相疏离,所以,漆画家自身也被无形的枷锁给束缚了,放松或者消解了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性创造。第三,从漆画的受众及它与环境的关系看,确实有它不可避免的天然限制,它传达的“艺术”元素比起别的艺术品种来,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先天性局限注定要成为它的障碍。在一般的批评家和艺术史家眼中,漆画基本上不在视野之内。
如何矫正偏见,正确评判漆画在当代艺术平台中的地位,还得从多元化和多样性这一角度出发,从“画种”存在的前提与可能性上分析。无疑,漆画在当代艺术中扮演不了重要角色,它仅仅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特色菜。而正由于它的特色,便使得它牢牢地占据着哪怕只是小小一块地盘。其实,这并不是漆画面临的问题,水墨、油画、版画等,所有传统的“画种”都存在着如何转化的现实任务,只不过,相对于比邻“画种”的灵活性,漆画的负担更重罢了。
追溯它的历史,漆画的从业人员从来都是和工匠联系在一道的,是和工场的制作和生产紧密相关的。这就导致了漆画的工艺要求和程式化形式的不断因袭,——尽管,自从漆画经过学院化改造,更主要的是经过许多具有学院背景的艺术家的努力,漆画的传统已经成功地转变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语汇表达,但它的材料性质和功能注定它的范围不可能太宽泛。
例如,抽象是一种,装饰是一种,包括卡通形象、从其它“画种”借用造型方式等等,我们总能从中发现一些熟悉的视觉元素。这说明,它在造型、图式、形象方面的创造性上有所欠缺,而惟独占据在材料特质的优势。我没有看到漆画家在创作时的随意和率性,因为制作的工艺要求和难度克制了表现的欲望,漆画家都会面对理性和直觉的矛盾,如何把握矛盾并将其融会进自己的表达之中,是一道既是智力又是手工的难题。就我的了解,当代漆画突出的困境是作茧自缚,——如果我们仍然把它当做工艺品,当做装饰品,当做民俗的传统艺术,那就另当别论,但若将它看作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品种,事情便复杂得多,它不仅期待艺术家破除清规戒律从事更自由的创造,还期待艺术家迅速解决好材料与表达之间的关系,踏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在选择本文的题目时我就已筐定了基本观点:漆画决不能因为“创造”而抛弃自身的特质,因为它的确立依靠的便是这样的特质,换句话说,它的局限是它不可取代的优点。
在一些场合,我和同行谈论这个话题,总感觉深入不下,原因可能是我们都没有很关注漆画的现状及未来,而对传统漆画,我们又习惯性地把它归纳为与艺术沾了点边的工艺范围。这次在广东美术馆集中展示当代漆画的成果,给了我一个机会,和一个新的关注点,我想我能获得新的印象和知识,或者还能改变一下自己的成见和偏见。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