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作品一向是藏家追逐的对象,如在去年北京永乐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傅抱石创作于“金刚坡时期”的代表作《杜甫诗意图》经过激烈的争夺,以1120万元的高价在此次拍卖中一举夺魁。据了解,在北京保利即将于5月底举槌的春拍中,两件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佳作《梧荫消夏图》立轴和《蜀中纪行》镜心将与藏家见面,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好。
傅抱石从1939年春 至1946年秋,即其36岁至43岁的8年间,一直居住在四川重庆郊区金刚坡下农舍,那农舍就是他常常自署的“金刚坡下山斋”。傅抱石在金刚坡下山斋的生活较为简陋困厄,作画的环境也十分艰苦。然后,困苦的生活环境往往促人奋发,傅抱石的作品便是证明。
金刚坡的名声是随着傅抱石的佳作而被人们所熟知的,金刚坡又是孕育大师特殊画风的母体。当时,他的山水画因为受到奇茂多雾气的巴山蜀水的影响,愈加苍莽淋漓;他的人物画因为对顾恺之和石涛的深入研究,而格外具有高古超逸的气息。上世纪40年代的五六年间,傅抱石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艺术风貌形成了,这就是他颇为藏家看重的“金刚风韵”。
正是因为成熟的艺术风貌,大师金刚坡时期的作品在市场上表现相当不俗。如其作于1942年的《送苦瓜和尚南返》立轴在2003年香港苏富比的秋拍上以高于估价2倍多的588.64万港元成交;作于1945年的《松菊思归》立轴在2004年上海朵云轩的秋拍上以550万元的高价拍出,高出估价近3倍;而前面提到的《杜甫诗意图》当时以700万元起拍,五六位买家参与了争夺,经过20个回合的叫价方才以1120万元的成交价易主。
即将亮相的《梧荫消夏图》和《蜀中纪行》分别创作于1942年和1944年,前者写高树浓阴中的庭院书斋,枝叶穿插掩映间,透露出二楼雅致的书斋画室,笔墨纸砚俱备,一高士端坐凝神于铺展的素纸前,似在用心构思新图,此作枯湿并用,痛快淋漓;后者是重庆郊区金刚坡一带的实景写生,在这件作品上,能看到鲜明的散锋乱麻皴,如此自由洒脱的皴笔,加之鲜活的水、墨、色,那便是活脱脱的巴山了。这种代表着傅抱石风格的皴法的产生和完备,正是大师艺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相信这两件作品都会有一番亮眼的表现。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