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看到有人在批评说齐白石很“单薄”,当然,作为学术观点、一己之见,这样说说还无妨,也不会伤及大雅。前几年也有人调侃齐老爷子,说他不会画人物画甚至连画也不知道是什么,——专捡大个儿的骂以招惹眼球,是一个现象、常识,可惜,专业圈子里的专家学者们很少会因此而有兴趣出来写点说点什么以灌输常识,人家懒得给你义务扫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想当年齐白石在世的时候,也有不少人看不起他,可老人还不是好好的,名垂青史,到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崇拜者。
有意思的是,越是内行越是大师就越是钦佩齐白石,国人不说,西方的绘画大师毕加索也极欣赏齐白石,拿着他的画册临习。“大味若淡”,这也是一个常识,能从淡中品出味来、求出厚来,才是有心性的表现;至于心浮气躁者,与齐白石的朴素作风大概只能失之交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里有眼里才有、耳朵里才有,所谓“知音其难哉”正是,否则,就只能是看看热闹、矮子观场。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就是针对一种类似悖论的奇怪现象而发言的。于无声处听惊雷,那需要非凡的素质,更多的是要求听之以心,而非简单的闻之以耳。当初我在上大学时,看到齐白石的画,也觉得很是简单,没什么深奥的,于是就照着画,随便挥洒两笔,还洋洋自以为得意,以为自己画的比齐白石还好,甚至还觉得齐白石的画有点俗气,不高雅,——今天想来,那时的我真是幼稚浅薄、不可理喻。
审美眼光和审美心态会因人而异,所以结论有时也大相径庭。人的心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其中审美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平常心是道”,“乐其日用之常”,我们从齐白石的画里,可以读到这种质朴、安详、天趣、生机。今天的市井中人,习惯了喧嚣的声音,面对齐白石的画,大概在还没有安静下来之前,感到些许的不适应、寂寞甚至背离,不足为奇。喝矿泉水不如喝可乐或烈酒痛快,听古琴不如玩摇滚蹦迪刺激震撼,但动脑子想想,哪一个更有益处呢?
形而下到绘画专业层面来说,我现在越来越觉得齐白石笔墨的大巧若拙,其高度难以逾越,就像他老人家也崇拜的八大山人绘画一样,其笔墨造型和形式语言都是那么的简单简约简练,但背后的内容内蕴内质却是那么的丰赡丰厚深邃。我们可仿佛其皮毛,但绝对不易触摸其精神、揣摩其灵境、端倪其性命。至道至简,上手快的东西,上层次却难;入门易的东西,登堂入室却至难。太极拳看着简单,初学数日记忆套路便可比划起来,但毕竟单薄,与耄耋老者的浑厚自然相比,距离岂止是好几十年的工夫。满脸沧桑的老人家说“生活真不易啊”,语句虽简单,但里面的内涵可信;而小孩子也可以说一句“生活真不易啊”,但大家会只觉得好玩,不会为之感动。
如果一定说齐白石“单薄”,则不是他本人的艺术问题,而是其跟随者解读者的“势单力薄”,他寂寞、孤独、知音稀少;但愿艺术进步,文化昌盛,群体进步,老人家早日兴奋地高呼“吾道不孤”。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