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立场、方法、标准以及时间、地点、事物等等条件,都会有不同情况存在,所以在分析问题时,就要根据具体的条件而立论。条件只要一“具体”,所有问题的本质就会袒露出来,辩论也就无从发生。再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论辩为例,只要把问题的条件具体化,比如反问“是哪一只鸡?哪一只蛋?”那么答案便迎刃而解,问题也就不再成其为问题。鸡生蛋没错,要看哪只鸡生哪只蛋;蛋孵鸡也没错,但要看哪只蛋孵哪只鸡。笼统地问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鸡”与“蛋”两个概念都是模糊的、不具体的,所以问题就没法回答。
一般条件与特殊条件,应该分清,而不能混杂。盲人摸象的故事一点也不可笑,每个盲人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各自得出的结论,相对于他们各自的“摸点”来说,完全吻合。正常人有明亮的双眼,能看到活生生的立体的大象,所以才觉得几个盲人可笑。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盲人”,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同时站在所有角度观察事物,所以,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得出的任何论点,都是偏激的、偏见的。实际上,假如一个人想用一个论点把所有问题都谈清楚,先不说这种企图的难以实现,就是勉强为之,端出来的却是一碗温吞水,不可能是矿泉水或者可乐、雪碧、啤酒、清茶等各具特色和味道的饮料。
绘画中的立体主义(Cubism),其聪明之处在于试图以平面来表现立体,而其愚蠢之处也在于试图以平面来表现立体,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却是违背客观的,所以是不可能实现的。探讨美学规律,就如面对一个复杂的物象,倘若我们不停转换角度,我们就永远眼花缭乱,别想明白究竟“什么是美”。早在20年代,现象学派美学家 M·盖格尔《美学》就针对美学研究发展的情势说过这样一段话:“美学犹如一面风向旗,它被哲学的、文化的、科学理论的阵风刮来刮去。时而形而上学地研究,时而经验地研究,时而规范地研究,时而描述地研究,时而从艺术家角度研究,时而又从欣赏者角度研究。今天在艺术中看到了审美的中心,似乎自然美只是艺术美的前提,而明天又在艺术美中注意第二手的自然美……”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说不清”,不是有意和稀泥,而是在具体分析,是在辨证地思考问题。倘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都认为没有问题,那无疑是当事者的无知。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855,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得钱图》
鲁叁田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