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论点不同;论点不同,是因为立场(standpoint)、观点(viewpoint)不同所致。
一个鸡蛋,从侧面看形类椭圆,从两头看则形同正圆(又有大小之差别),倘从其他角度看,既非椭圆又非正圆。所以若问鸡蛋是什么形状?假如各自偏执一隅之见,必然发生辩论。宋明时期崇尚理性的唯心哲学“理学”中,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也由“理”而派生;后者则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两种不同观点的论辩,有类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二难论辩,其实,都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观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任何事物都有很多“面”,就看你选哪一面研究。按照生物进化原理,鸡与蛋是一个互生的因果关系链,这个关系链是不能断然截开的。假如硬要截取一段——一鸡一蛋,那么,就要看你站在哪一边着眼。如果站在鸡一边,就是鸡生蛋;如果站在蛋一边,就是蛋孵鸡。两种意见看似势不两立,实则是对同一物的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参照而已。
唐人韩愈《石鼓歌》有句云“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可见他认为右军书法的“姿媚”是“俗书”之属,原因应当就是他对“姿媚”书风的衡量,是出自个人化的“角度”,请看,他是“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的。对于书法风格的认知,也有同样的问题存在:得剽悍,就难得婉秀;能老辣,就难能秀润;方笔难有圆笔之气,藏锋难得露锋之趣;结体扁当然如蛤蟆委地,笔画长当然像僵蛇挂枝。矛盾是消灭不了的。事实上,人们看问题时,只要择取某个特定的角度,那么他的观点就只能是偏激的。面面俱到,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书法界存有很多争论,比如对现代书法的认识,但是,只要静心坐下来一起明晰一些具体概念,大概很多看似难解的疙瘩会迎刃而解。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