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itution)工程师马里恩.梅克伦堡(MarionMecklenburg)把科技与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保存一些世界名画。近日,他宣称得出《蒙娜丽莎》“变老”的真正原因。
蒙娜丽莎已变老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直是巴黎卢浮宫的“头号明星”,去年4月26日,卢浮宫在一份书面声明中指出:这幅名画的杨木画板的变形“比上次检查所发现的大”,“蒙娜丽莎”正在“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将有可能拉扯画布,从而对整个画面产生致命伤害。
卢浮宫博物馆表示,将要委托法国博物馆研究和修复中心深入调查杨木画板变形的原因。该中心将重点调查达.芬奇的油画画板和颜料所含的物质成分,以及油画因气候因素而受到的损坏。在调查期间《蒙娜丽莎》依然与观众见面。
每年到卢浮宫参观的人大约有600万左右,这些人大部分一进卢浮宫,就会直奔《蒙娜丽莎》一睹芳容。近年来,卢浮宫不断加强对《蒙娜丽莎》的保护,2003年出台了新规定,禁止人们对《蒙娜丽莎》进行摄像,而以前,游客们一直允许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对卢浮宫内所有艺术品摄影留念。
背后的墙是罪魁祸首
梅克伦堡一直致力于研究保护名画,他曾指出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采取的保护方法非但没有帮助保护名画,反而破坏了许多名画,并认为严格控制名画的外部环境即温度和湿度以避免其膨胀和剥落是保护名画的根本方法。
《蒙娜丽莎》绘于一块杨木板上,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材质,所以此案例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梅克伦堡利用控制杨木画板存在的温度和湿度来检验其热胀冷缩的程度。经过研究发现,一块2英尺宽的杨木画板可以有1.5英寸的伸缩度,但这种变形并不导致画板的裂化和扭曲。梅克伦堡的研究伙伴说:“我们知道画可以在湿度的影响下产生变化,但是我们并不能肯定。我们发现画是有弹性的,就像一个橡皮圈,它可以抵挡一系列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下引起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返回原状,而并没有任何的破裂和变形。”
梅克伦堡认为之前对《蒙娜丽莎》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办法对她造成了许多伤害,如果任其在自然条件下保存,“蒙娜丽莎”反而比现在“活”得好,并指出这位绝世美人背后的那座墙也是罪魁祸首。他说:“许多水汽在《蒙娜丽莎》背后的墙上凝结,虽然人们可以花数百万美元购买设备以维持房间的湿度和温度,殊不知,名画后面的墙已经开始变‘冷’了。这样做就如同把娇贵的蒙娜丽莎直接放在窗口,不断吸收水汽。”
梅克伦堡的助手解释道:“尽管目前放置《蒙娜丽莎》的这个展厅保持着看似完美的小气候。但由于墙面的温度更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墙上冷凝。这些都让支撑画板的细杨树条膨胀得很快。”
目前,《蒙娜丽莎》被防弹玻璃包围着,离墙面有8英尺远。
据悉,目前尚未有定论指出蒙娜丽莎变形的原因。梅克伦堡认为自己的结论将在全世界引起争论。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078,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高瞻远瞩》
鲁叁田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